
咨詢熱線:
400-800-5896
地址:山東省濰坊高新區金馬路1號歐龍科技園
農業是土壤檢測最核心的應用場景,其意義主要體現在精準種植與風險防控兩大維度,通過檢測土壤氮、磷、鉀及中微量元素含量,可明確土壤 “缺什么補什么”,避免盲目施肥。例如,若檢測發現土壤速效磷含量已超標,可減少磷肥使用,既降低農戶種植成本,又避免化肥過量導致的土壤板結、酸化。本篇主要介紹一下土壤檢測標準流程與注意事項。
一、土壤檢測標準流程
1.土壤采樣
采樣點選擇:采用 “五點取樣法” 或 “對角線取樣法”,避免在路邊、施肥點、低洼處等特殊位置取樣。
采樣深度:耕地取 0-20cm(耕作層),果園取 0-40cm,每個采樣點取 1-2kg 土樣。
樣品處理:土樣混合后剔除石塊、雜草,自然風干后研磨過篩(通常過 10 目或 100 目篩),備用。
2.樣品檢測
現場檢測:用便攜式儀器直接測 pH、含水量、電導率,10-30 分鐘出初步結果。
實驗室檢測:將處理好的樣品送至實驗室,通過專業儀器分析氮磷鉀、重金屬、有機質等指標,3-7 個工作日出報告。
3.數據解讀與應用
農業場景:根據肥力指標制定施肥方案(如缺氮補尿素、缺硼補硼砂),根據 pH 值調整土壤酸堿度(酸性土加生石灰,堿性土加硫磺粉)。
環保場景:若重金屬超標,需評估污染風險,采取客土置換、生物修復等治理措施。
二、土壤檢測注意事項
1.采樣規范性:采樣時需記錄采樣地點、時間、深度、土壤類型,確保樣品具有代表性,否則會導致檢測結果失真。
2.標準依據:不同場景需遵循對應國標,如農業土壤參考 GB 15618-2018,建設用地參考 GB 36600-2018,避免用錯標準。
3.數據時效性:土壤養分和污染物含量會隨季節、種植活動變化,建議農業土壤每年檢測 1 次,污染土壤每3-6個月跟蹤檢測 1 次。